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
WS 233-2002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pdf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定义.
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5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6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7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8生物危险标志及使用
9新建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验收和现有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检测
10现用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使用和维护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 全操作规程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1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各国的微生物与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适用级别表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当前建设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迫切需要,结合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编制的。通过使用本标准,实现统一全国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通用生物安全标准要求,同时适应我国生物安全事业及科技进步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秋娣、徐立大、蒋岩、颜岩、邵强。
本标准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提出并解释。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
本标准道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科研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925- -2001 实验动物环境 及没施
GB/T 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GB 50073- -200洁净厂 房设计规范
JGJ 71-199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os
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索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3.2
微生物危害评估
hazard assessment for microbes
对实验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给人或环境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估。
3.3
气溶胶aerosol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pm~1000p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3.4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用的箱形空气净化安全装置。
3.5
I级生物安全柜class I biosafety cabinet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3.6
I级生物安全柜class I biosafety cabinet
至少装置–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工作时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下遵守操作规程时既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3.7
I级生物安全柜class 1 biosafety cabinet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正面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手套箱式操作口。箱内对外界保持负压。可确保人体与柜内物品完全隔绝。
3.8
物理抑制设备physical containment device
用物理或机械方法防止致病微生物选出的设备。
3.9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 pm的粒子抽集效率在99. 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 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3. 10
相对压强relative pressure
绝对压强减去大气压强之值。
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