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在风化壳型稀土矿绿色开采中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原文发布时间;2023-09-17
9月15日,广东省地质学会在广东省梅州市组织召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团队完成的“风化壳型稀土矿的电驱开采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专家论证会。
评价委员会由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的院士专家组成,何宏平代表项目团队作成果汇报。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了示范工程,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针对现有的风化壳型稀土矿开采工艺(铵盐原地浸取技术)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浸出周期长等问题,在国际上首创了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通过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项目团队揭示了外加电场条件下风化壳中稀土离子活化-迁移-富集机理及其控制因素,阐明了电驱开采“自除杂”过程的反应机理;模拟实验、放大试验和场地示范等表明,与现有开采工艺相比,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在稀土采收率、浸取剂用量、开采周期以及杂质去除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化,是风化壳型稀土矿开采的绿色高效新技术。
《科学》杂志新闻栏目曾对该技术进行了专访报道。相关成果在Nature Sustainability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含国际发明专利1件),并建成了5000吨(土方规模)的示范工程。
嘉宾考察示范工程
采收的稀土碳酸盐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